【中國路面機械網 原創】SM2000C銑刨機,三一路機SM系列銑刨機家族里的寵兒,以其超凡的品質,高效的施工效率馳騁于各大施工工地。在G106國道主道文安公路站一施工現場,我們就見到了這樣一臺矯健靈活、霸氣威武的三一SM2000C銑刨機!依舊金黃的身軀,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顯得莊嚴而神圣,就像身懷絕技的世外高人,從容而又鏗鏘有力的施工著,讓人有種莫名的感動。事實證明,SM2000C銑刨機的施工實景,遠比想象中來的震撼!
現場施工的北京閩南龍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李先生介紹說,此次施工總長26.6公里,路面銑刨為15厘米,由于這一路段是廊坊市文安縣的主干道之一,兩條道路車流量大,道路已出現橫縫、縱縫、部分路段碎裂、井蓋沉陷、人行步道磚局部破損、多處交叉路口存在車轍等問題嚴重,再加上工期又比較短,這就要求銑刨設備經久耐用、強悍可靠,所以最終施工方選擇三一SM2000C銑刨機并委以重任!
因為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所以SM2000C銑刨機是現場絕對的主角,面對如此高強度的施工,SM2000C卻顯得游刃有余,明顯領先于其他同類產品。而這一切都源自三一銑刨機國際先進技術和公司獨創技術的完美結合。據了解,三一SM2000C型銑刨機是定位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這樣的高起點、高定位決定了設備的高配置,其關鍵件為全套進口。比如SM2000C型銑刨機找平系統,就采用了無阻尼的電液比例控制技術,使德國MOBA公司的數字式找平儀與整機機械結構實現了完美匹配,達到了對深度、平整度和坡度的精確控制。
“之前我也開過國外幾家品牌的銑刨機,但是從整體上來說,我認為三一的銑刨機無論是從銑刨速度、銑刨深度等各方面而言,都超越了進口品牌銑刨機,而且功率大,施工效率極高,加上較低的施工成本,很受施工單位的認可。”在現場銑刨機操作手告訴記者。據了解,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已經當了多年的銑刨機操作手,曾操作三一SM2000C銑刨機參與過京承高速大修、釣魚臺國賓館的道路養護施工等多項施工工程,也駕駛過其它進口品牌同類型銑刨機。“相比之下,三一SM2000C控制臺設置左右操作臺,操作臺按鈕、LCD顯示屏和操作手柄均布置合理更易操作,左右操作臺和司機座椅可以移到機身外,這樣操作視野很寬闊,更易于我們機手監控整臺機器的運行和機器周圍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這臺SM2000C銑刨機已經投入使用多年,但是并沒有出現過大的故障。而且他們的售后服務非常周到及時,除了經常派維修人員到工地跟蹤檢查外,公司還要求他們員工無論深夜幾點接到設備故障電話都要在最短時間趕到現場,為我們這些用戶真切的解決了許多困難。”
談及三一SM2000C銑刨機,操作手告訴記者,“這款設備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馬力大,施工效率極高。”據記者了解,三一SM2000C配備的是美國康明斯QSX15-C600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492kW(@1900rpm),在滿足美國環保局(EPA)和歐洲第二階段排放標準的前提下,其全電子發動機管理系統,能自動地與不同的施工環境相匹配,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能穩定地輸出最大扭矩。這次施工中銑刨深度要求在15cm,屬于深層次作業,這使得SM2000C大功率、高精度的特點顯現得尤為明顯。
此外三一SM2000C型銑刨機還具備著裝機功率大、質量大、銑深大等多項優勢特點,可一次性銑刨完成面層、結構層、基層。這一大功率、大質量、大銑深的“三大”特色在此次G106國道大修工程中得到了充分印證。在人性化設置方面,三一SM2000C型銑刨機從環保節能、無級調速行走系統到國際獨創的轉向技術,細節處展現了銑刨機的獨特品質。SM2000C型銑刨機可根據設備工作時熱負荷的大小,自動調節風扇轉速,使各種介質始終處在理想的溫度范圍內,達到降噪、節能的效果。獲得的全程無級調速行走系統,無需檔位切換,使得設備有效工作時間長、操作簡單方便,還提高了設備牽引力和制動能力。為進一步降低客戶的運營成本,SM2000C型銑刨機還安裝了大排量馬達可以使設備自行轉場,無需拖運,同時安裝的小速比減速機,可以大大減少高速行駛時馬達與減速機的發熱。
“公司總經理謝澤樹對三一的信任度也非常高,連續多年來公司購買了三一壓路機、攤鋪機等,其中包含了三一全套路面設備,并在多次參與的道路養護施工中因為出色的施工質量和銑刨效率贏得了市場口碑,客戶也越來越信賴我們。”現場另一位來自北京閩南龍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過去的幾年中,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下行態勢下,三一路機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不斷鞏固夯實著自己的行業地位。2015年伊始三一路機更是率先在行業內打響了以“中國路、中國行”為主題的2015全國春季巡展的第一槍。為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客戶大負荷工況的施工要求,并為用戶提供近乎完美的道路施工解決方案,三一第五代路面機械成套設備包括了銑刨機、攤鋪機、壓路機、環保型攪拌站等多項新品盛裝亮相,展示出三一路機的雄厚實力以及中國品牌的強大力量!
中國路面機械網記者獨家采寫,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