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企業 唇齒相依
2007年2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逐漸演變成今年3月美國主要金融機構陷入困境的金融危機, 9月雷曼破產引發全球經濟危機。此輪危機的爆發,從金融體系進而波及實體經濟,影響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與生活。
“今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段大為引用溫家寶總理的一句話。對國家來說是如此,對三一來說亦是如此。
2007年,三一加速國際化進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出口超過2億美元,今年也仍然保持了快速平穩的發展。段大為表示,如今三一處在一個重要的當口。外部環境的變化,各國經濟的放緩甚至衰退,國外市場的縮水,出口受限,給三一國際化帶來挑戰。同時,三一也面臨國內市場銷售的波動。經濟不穩定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國內需求放緩,如何保證國內銷售的增長,也是三一要積極面對的。世界主要貨幣匯率的不穩定,原材料價格的起落,市場競爭態勢的變化等,給三一的成本控制、盈利能力帶來很大影響,這都要求三一在處理業務上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感。
“面臨世界性的危機,我們要看到形勢的嚴峻,但也要看到世界性的機遇。”段大為話鋒一轉,語氣篤定。
段大為認為,目前各國政府相繼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開始重燃市場信心,金融市場的運作逐步恢復。而中國政府在應對這一輪危機時“擴大投資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措辭,更傳達出中央確保中國經濟穩定與增長的決心和力度之大。
“我們國家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增長的實力與能力增強,4萬億的投資、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段大為說,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無疑是機遇。國家4萬億投資之后,各地方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初步估計整個投資將達到30萬億元,工程機械行業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這個特殊時期,也是我們整合供應鏈,加強內部管理的重要時期。”段大為手指輕敲桌面。他認為,當下,三一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零部件的采購上,談判條件和議價能力處于優勢,可借勢整合供應鏈,保證采購件的價優質好。段大為表示,在公司發展較快的時候,人員增長快,導致了一些人浮于事、開銷大等問題。外部環境的變化,使這些以前被忽視的內部管理問題凸顯出來。“市場疲軟的時候,有利于企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內部管理入手,厲行節約,提高勞動效率,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創造更多價值。”
段大為同時指出,世界500強的企業,都不可避免地經歷了多輪經濟周期,并在危機中積累經驗。三一也在1998年的亞洲經濟危機、2004年以來的宏觀調控中得到磨練和成長,應對處理危機的反應速度更快,措施更到位、思想更成熟。今天的三一已發展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經濟實力長足發展,并得到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三一自身的優勢使其在這輪金融危機中充滿信心。
段大為介紹,由于對市場反應迅速,調整及時,在鋼材價格大起大落的下半年,三一并未出現高價位積壓原材料的現象。對很多人關心的“房地產行業低迷對三一造成的影響”,段大為表示這種影響是很有限的,“樁工機械、煤炭機械、風力發電等產品線的進一步完善,將給三一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段大為預計,明年三一的樁機產品可能供不應求。
企業與員工 共同進退
面對國內外諸多企業裁員、降薪應對經濟危機的做法,段大為不置可否。但他認為三一“不裁員”的承諾,是公司對員工高度負責的表現,同樣,員工也應該對公司負責,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
“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首先員工應該在思想意識上進行調整,認清形勢,樹立信心。段大為表示每個三一人,切實可作的事情有三——做好本職工作;厲行節約;做好窗口形象。做好本職是企業穩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是關鍵。日常工作中,看似不起眼的節約,實則收效很大,有利于降低內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外界都十分關注三一,作為三一的窗口,三一員工應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向外傳遞一種積極、自信、穩健發展的形象,讓大家相信,三一能走得更快更好。這些都是三一人實實在在能做到的。
段大為表示,我們無法預知這場金融危機將在何時以何種形式結束,但經過危機的洗禮,中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必然會重新回到正常發展的軌跡。作為全球體系中的重要一員,我們應看到國家的努力與我們自身的能力。企業與員工要共同進退,積極應對,抓住機遇,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做好積極、扎實的準備。